星期六, 8月 03, 2013

360圖像於Google地圖分享測試

經由先前上傳至G+相簿的360圖像分享至Google Maps之後
稍微花一些時間嘗試去了解各種不同的連結網址所呈現之差異:

底下是分享至"探索 - 景觀 - Google 地圖"的頁面
需要登入G+帳號才能瀏覽













而這個"南投縣信義鄉 - Walker Young - 景觀 - Google 地圖"
以360街景模式瀏覽的網頁 也是需要G+帳號












而底下的兩幅360 則是可在Google地圖上公開瀏覽
1. "新版Google地圖的瀏覽頁面"













2. "舊版Google地圖的瀏覽頁面"













目前僅能由G+帳號中瀏覽所有上傳分享的畫面
而未顯示在 Google 地圖上。根據"瞭解原因"的提示為:
圖片品質不佳
這張圖片可能有明顯的拼接錯誤、涵蓋面不足、內容重疊或其他品質問題。
而依照其中"暸解詳情"連結 則會有完整的全景拍攝相片政策 - Google Maps說明
針對"明顯的拼接錯誤、涵蓋面不足、內容重疊或其他品質問題" 個人會比較在意想要了解 要如何發掘一幅360影像不可見的問題 也就是說 在電腦local端 以及在G+相簿中能正常瀏覽的圖像 撇開違反全景拍攝相片政策 之[不予收錄的全景拍攝相片類型]規定外 是否有完善的網站或程式可以用來檢測一幅360圖檔的品質
基於專業的涉略 有必要理解所有360圖像的相關規範 熟悉並理解所有的規範與定律 方能提供需求者更佳的服務 至少 在推廣上也能夠提供最正確的資訊 
而不是嘴砲 使用一些莫名其妙的術語來唬弄或是誤導大眾 這也是最值得重視、最重要的一環!

星期四, 8月 01, 2013

臺灣360環景協會正式立案

距今年五月四日召開成立大會已有一段時間

經過一連串的文書作業、補正資料
終於在昨天(7/31)收到內政部准予立案所核發的
全國性及區級人民團體立案證書
台內團字第1020249129號
臺灣360環景協會業已依法組織完成准予立案


雖然「臺灣360環景協會」已經正式成立
但要有具體的成果 仍需要步步為營
隨時關注相關產業、技術與應用之發展~

早先 有針對創會期間協會會員的需求 基本概括分為:
1. 對360拍攝製作、技術有興趣者
2. 對360相關軟硬體使用操作有興趣者
3. 對360相關整合應用、拓展商機有興趣者
4. 對臺灣人文史蹟、自然景觀、歲時活動 有興趣
 希望能透過360製作出相關的報導介紹互動內容

然科技日新月異 未來的360環景
不單單只是影像的記錄、後製與呈現而已
更加許要涵蓋 時、地、人、事、物等相關資訊

在不同產業領域 有著不同的專業
未來 協會就是希望能促進跨界整合
拓展更寬廣的視野與應用

因此 只要是與我們環顧四周
透過視覺產生所有的觀察、探索與啟發
基本上都是協會所欲研究與開發的領域

凡對上列所述有興趣者
皆歡迎加入本協會以共襄盛舉~
欲加入會員 請逕行參閱:臺灣360環景協會 會員招募















Google推出眾包方式的360街景發布分享功能

先前就曾得知Google相簿提供有一Photo-Sphere功能

現在中文的製作分享已經正式發布了~
參與全景拍攝












只要依照網站的操作 就可把一些360畫面上傳
然後透過Google地圖的街景模式進行360瀏覽


底下是我將先前存放在G+相簿的360圖像分享到Google地圖網站的網址:
http://goo.gl/z9wWrU












不過 根據我實測
現階段360街景功能 在Android手機跟iPad上
都無法以桌機瀏覽街景般地正常瀏覽
只能以滑鼠移動平面圖像的方式呈現...

倒是G+相簿上的360圖像
http://goo.gl/Mble4A


















以Android手機 透過G+ APP來檢視
效果比PC上的瀏覽效果好~

星期二, 5月 07, 2013

臺灣360環景協會 成立大會順利圓滿完成!

已推動多時的『臺灣360環景協會』
終於在2013/5/4 召開並完成成立大會

後續的流程 還需要彙整出會員名冊
並函文向內政部報准設立

協會成立之後 仍持續招募會員
並持續推動成立宗旨中所列之各項內容目標。


星期六, 4月 13, 2013

臺灣360環景協會 成立大會即將於5/4(六)召開


籌設已久的「臺灣360環景協會」
終於即將在5月4日 (週六), 09:00–12:00 舉辦成立大會
地點為: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大安森林公園對面 大安國宅旁的 臺北市圖館總館9F多功能活動室)
Google地圖:http://goo.gl/56jpu

公開召募創會會員將會在四月底截止
"臺灣360環景協會籌備會 創會會員招募公告"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w360ps/hui-yuan-zhao-mu

許多人都會認為加入參與「臺灣360環景協會」
需要有像是攝影之類的專業技術 或是擁有高檔的器材設備才行
其實 這樣子的想法事有一點誤解...

沒錯 我個人對於360環景的環景是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
但 持續取材拍攝 累積近萬幅的360圖像
這就不是僅憑啥高檔名鏡、機皇可以達成的
(真的要感謝的 是許多業主的委託與信賴
 以及取材過程中協力支援的許許多多無名天使!!)

相對的 針對許多認同協會宗旨
並參與過討論的人 都會有一個共識
那就是360環景是一種空間活動的記錄方式 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

再者 360圖像所要傳遞的 不是浮面的炫麗影像
而是一種心靈或資訊交流傳遞的媒介

所以在完成一幅畫面 也就不是只按按快門 接接圖而已
更深一層的 就是有那麼一丁點"Ontology"關連...

換一種方式來說 360拍攝取材記錄 除了影像畫面外
還有時間、地點空間座標 以及場景本身的"故事"一堆的metadata
當主體回到現場這個"空間"所發生過的"故事"時
對於在地的瞭解與認知 是遠遠超越圖像的!

也就是說 到像場取材 往往不是一位Panographer事先所能完全全掌控
而取材記錄完成 要進行發佈 則是需要更多不同專業領域的參與
在這時候 臺灣360環景協會」一個"超展開"的跨界整合的團體

不一定是玩攝影、懂攝影 或是其他艱深專業領域的從業人員
只要關懷自己故鄉或是生活社區 並能藉觀察提供紀錄觀點
甚至是喜歡登山、旅遊 關懷歲時民俗
都是協會所熱切需求的會員人選~

「臺灣360環景協會」成立在即
針對360環景取材紀錄 會有一些目標與期許
個人則是"卑微地" 希望能建構台灣百岳、步道等自然景觀
以及交通車站、宗教信仰等等一系列的360環景資料庫~
這就有待各界有心人士的參與投入 群策群力共同來建構完成!

Sharea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