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鏡頭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鏡頭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1月 06, 2008

New PanoHead

去年(2007)十月底,
第三代環景座的原型就已經做好了,
想說一些細部修正好之後,
再來進行精密的測試與校準。

然而事情一忙,整件事就拋諸腦後,
幾個月過去了,絲毫沒有任何進展...

一直到要拍攝跨年煙火,
上帝暗中點醒,要趕緊加快升級腳步,
(這暗示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損失了一顆鏡頭...)

跨年趕鴨子上架實戰作業,
同時也發掘出不少潛在的問題,
拍攝器材減量、縮小,架設速度相對提升。

但隨影像整體畫像素提升,
電腦面臨跑圖的問題較大,
而後製的時間也會隨之延長,
硬碟儲存、備份也是一大問題。

新的雲台目前只完成"半套",
後續還需要一堆時間構思設計、測試改良,
可能也要花費不少的銀兩來進行系統提升...

總之,新的一年,會有更多的挑戰!
想要持續提升競爭力,咬牙苦撐是免不了的,

在創造影像數量紀錄的同時,也要用心提升品質,
以及典藏我們所存在的這個時空的360°環景影像紀錄...

第二代與第三代環景鏡頭座的比較


Canon 5D + 15mm 以及"半套"的Panohead

星期日, 10月 14, 2007

My third generation PanoHead Rig

我的第三代環景鏡頭座,在上週已完成所有元件的加工,
在組合元件還需要再找一些零配件,
結果遇到颱風,又延誤了好幾天...

新的鏡頭做在組合後,體積大幅縮小,重量相對也減輕了,
累積數千組360°環景的拍攝經驗,
對於機材的設計上是有很多的幫助,
相對於投入的時間、精力也很可觀...

當然開發費用也不低,
就這次的3D設計圖繪製及向工廠訂作的費用,
都可買一部等級不低的DSLR了!

雖然花費不少時間進行3D設計圖的修正,
然而在加工完成的實體,實際組裝時,
還是發現有不少問題需要修正,
只好再將阻件送回工廠進行加工...

下週應該可完成第三代的"鏡頭座",
然後嚴酷的"實戰"測試。

目前,這組原型是針對所使用的相機、鏡頭良身訂作的。
如果說要將此"物件"商品化,
必須經過從拍攝到後製接圖的考驗
然後再納入不同機身、鏡頭的數據進行開發設計才行,
而這絕非三天兩日可以達成的!

就對於專業360°環景影像的要求,
良好的工具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如非嚴苛的要求,實在是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勞民傷財...
既然要作,就要做最好的!

先貼一張未修正的3D圖檔,
等成品實際完成,再來貼實體照片!

PS. 另外還有個水平微調的裝置,就等這個先搞定,
  再來進行設計圖修正、委外加工。

Sharea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