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方興未艾
那難到紙本的圖書就要走入歷史了嗎?
其實不然 像是Esquire雜誌結合AR技術
透過電腦WebCAM來瀏覽
便可看到截然不同的豐富內容
其實 這類AR技術的整合
應該更適用於學生的教科書
也許 很快就會有腦筋動得快的書商推出具有AR功能的參考書~
如果真的有這類教科書或是參考書
應該也要有提供學生自行DIY的版面吧!?
個人覺得 就算書本沒有提供這類功能
也應該會有學生自行創作AR塗鴉~
另外 想像水果日報也提供AR功能
那麼早餐店的生意會變得更好!!
(單是看到頭版令人血脈賁張的AR 飲料都可打翻一堆 XD)
想向未來的生活型態 真是充滿刺激!!
突破框架‧放任想像‧成就無垠境界 『社團法人 臺灣360環景協會』會員招募: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w360ps/hui-yuan-zhao-mu
星期四, 11月 19, 2009
Esquire Augmented Reality Issue
星期三, 10月 07, 2009
星期六, 8月 08, 2009
Scene Recognition Engine for Augmented Reality
在日本的網誌看到一篇介紹SREngine的文章
內容大概是介紹可以安裝在iPhone的"視覺辨識軟體"
也就是說 他可辨識場景中的相關資訊
我的想法是 將這程式附加在360環景(Flash)中
那麼就可以顯示出場景空間的一些相關情報資訊
在視覺資訊中 文字是蠻重要的一部分
這時候 要進行場景中的文字
要有支援、對應的多國語言系統才行吧?
在都會區的場景中 文字類的視覺資訊資料比較多
(一堆街頭、車廂廣告)
但在郊區登山步道 就可能需要結合GIS的圖資
例如週邊的河流、山岳名稱
要是也能進行動、植物的辨識 那就更好了
回360的應用 我想這可用在博物館、美術館
在360場景中進行"尋寶"的互動
當然 360場景中也應該要有能提供使用者自行建立"討論項目"的區塊
也就是類似像論壇、社群網站的討論互動功能
我的想法是 就像以前的相簿 只能依日期或室內容性質做分類
如果說 社群的討論內容能運用GIS去整合
那麼我們就能在地圖 或是360環景當中取得更多的資訊
同時 資料也能類似像Wiki一樣 不斷地擴充
(延伸出的管理問題就不在這裏討論了)
總之 能整合時間與空間 文字、數據資料
同時能提供同好進行"互動討論"及種種生活資訊
並且跨越電腦、手機等設備 包山包海的360環景平台
那是我的一個夢想~~
內容大概是介紹可以安裝在iPhone的"視覺辨識軟體"
也就是說 他可辨識場景中的相關資訊
我的想法是 將這程式附加在360環景(Flash)中
那麼就可以顯示出場景空間的一些相關情報資訊
在視覺資訊中 文字是蠻重要的一部分
這時候 要進行場景中的文字
要有支援、對應的多國語言系統才行吧?
在都會區的場景中 文字類的視覺資訊資料比較多
(一堆街頭、車廂廣告)
但在郊區登山步道 就可能需要結合GIS的圖資
例如週邊的河流、山岳名稱
要是也能進行動、植物的辨識 那就更好了
回360的應用 我想這可用在博物館、美術館
在360場景中進行"尋寶"的互動
當然 360場景中也應該要有能提供使用者自行建立"討論項目"的區塊
也就是類似像論壇、社群網站的討論互動功能
我的想法是 就像以前的相簿 只能依日期或室內容性質做分類
如果說 社群的討論內容能運用GIS去整合
那麼我們就能在地圖 或是360環景當中取得更多的資訊
同時 資料也能類似像Wiki一樣 不斷地擴充
(延伸出的管理問題就不在這裏討論了)
總之 能整合時間與空間 文字、數據資料
同時能提供同好進行"互動討論"及種種生活資訊
並且跨越電腦、手機等設備 包山包海的360環景平台
那是我的一個夢想~~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