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開發的"運動軌跡"線上分享
根據官網內容 好像已經開發蠻久了
而且將會支援iPhone與android...
因為少用電話
所以手機這類的玩意兒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倒是比較希望能有相機
或是攝錄影機能有內建GPS Track功能
最好也能在室內記錄LBS定位
而且 重要的是Track資料能以標準的格式
讓使用者自行儲存與轉換
目前的問題 應該是記憶體容量與電池的續航力
這兩者對於在外面趴趴
又想將所見所聞一一記錄的人 可說是特別重要!
類似像行車紀錄器一樣
如果能推出超廣角(FoV 140以上)
且具有座標定位功能的攝錄影記錄器
那就太理想了!
sports-tracker
突破框架‧放任想像‧成就無垠境界 『社團法人 臺灣360環景協會』會員招募: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w360ps/hui-yuan-zhao-mu
星期二, 5月 24, 2011
星期日, 5月 04, 2008
Rear View Mirror
汽車後照鏡,雖然只是車上的一個小裝置,
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備。
有開車的都知道,在買新車時,
大都會給她更換或加裝個"廣角"的後照鏡。
而後照鏡如能兼具導航及記錄功能,那對許多人會是"夢幻逸品"
至少對我而言,是有如此的傾向,
因為我就是那種喜歡蒐集、記錄,卻又懶得動手進行的"人"
這種對於外出工作、旅遊的人、
想要隨時記錄旅程軌跡或是影像,應該是個好物!
底下這種商品,好像推出已有一陣子了,
雖然是從不同的需求、運用角度去思考,
但卻同樣以汽車的照後鏡為"改良"之母體。
要是能變成戰鬥機架駕駛艙的"照準器"那樣的裝置,
有相同的功能(GPS導航可作為投影方式)
又不至於影響到"照後鏡"本身的功能,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目擊者行車影像記錄照後鏡

In car 4" LCD GPS Rear View Mirror Touch Screen Monitor
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備。
有開車的都知道,在買新車時,
大都會給她更換或加裝個"廣角"的後照鏡。
而後照鏡如能兼具導航及記錄功能,那對許多人會是"夢幻逸品"
至少對我而言,是有如此的傾向,
因為我就是那種喜歡蒐集、記錄,卻又懶得動手進行的"人"
這種對於外出工作、旅遊的人、
想要隨時記錄旅程軌跡或是影像,應該是個好物!
底下這種商品,好像推出已有一陣子了,
雖然是從不同的需求、運用角度去思考,
但卻同樣以汽車的照後鏡為"改良"之母體。
要是能變成戰鬥機架駕駛艙的"照準器"那樣的裝置,
有相同的功能(GPS導航可作為投影方式)
又不至於影響到"照後鏡"本身的功能,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目擊者行車影像記錄照後鏡

In car 4" LCD GPS Rear View Mirror Touch Screen Monitor

星期四, 1月 24, 2008
C_GPS2KML
C_GPS2KML 是一套可將GPS的數據資料轉化為
G00gle Earth專用的KML檔。
G-Earth當然也可直接開啟GPS中的紀錄檔,
或是開啟轉存到電腦的GPX格式,
但有使用過GPS的人,
應該知道(或是想要)將記錄的數據,
例如Track,能夠有顯示高程或是行車速度等數據圖表的功能。
當然,以Google Maps/Earth為基礎
用以製作旅遊之類的電子相簿也是許多人想要的功能,
這套軟體都可以做得到,可說是實用軟體。
目前 C_GPS2KML 尚處於開發階段,
有義大利及英文兩種版本,
官網提供軟體及PDF操作手冊免費下載使用,
另有FAQ解說及討論區等網頁,
有興趣的人可自行上 C_GPS2KML 官網研究。
C_GPS2KML 官網頁面
G00gle Earth專用的KML檔。
G-Earth當然也可直接開啟GPS中的紀錄檔,
或是開啟轉存到電腦的GPX格式,
但有使用過GPS的人,
應該知道(或是想要)將記錄的數據,
例如Track,能夠有顯示高程或是行車速度等數據圖表的功能。
當然,以Google Maps/Earth為基礎
用以製作旅遊之類的電子相簿也是許多人想要的功能,
這套軟體都可以做得到,可說是實用軟體。
目前 C_GPS2KML 尚處於開發階段,
有義大利及英文兩種版本,
官網提供軟體及PDF操作手冊免費下載使用,
另有FAQ解說及討論區等網頁,
有興趣的人可自行上 C_GPS2KML 官網研究。
C_GPS2KML 官網頁面

星期六, 1月 12, 2008
GMM2.exe
在日本的網站,發現一套GPS的應用軟體,GMM2.exe,
可將GPS軌跡與航點製作成Google Map/Earth的電子地圖。
也有支援製作含有影像的電子相簿
以及Flickr電子相簿,影像圖檔打包上傳的功能。
GMM2.exe 目前是 ver 1.0.0.7β,
且僅有日文版本,但操作介面有許多漢字,
對於不諳日文的人,應該可透過漢字稍加摸索,
應該不會很難的。
對於操作,如果不清楚的話,可參考原作者的:
GMM FLASH動画 & Google Presentation版 説明書
我利用現成的GPS Track紀錄檔,透過GMM2.exe,
匯出一個Google Map測試網頁,感覺還蠻不錯的...
也許,將來再於上裝上Video行車紀錄,
那麼取材紀錄將會更完整、更豐富!
北橫巴陵 爺亨/玉峰道路 Track Map
可將GPS軌跡與航點製作成Google Map/Earth的電子地圖。
也有支援製作含有影像的電子相簿
以及Flickr電子相簿,影像圖檔打包上傳的功能。
GMM2.exe 目前是 ver 1.0.0.7β,
且僅有日文版本,但操作介面有許多漢字,
對於不諳日文的人,應該可透過漢字稍加摸索,
應該不會很難的。
對於操作,如果不清楚的話,可參考原作者的:
GMM FLASH動画 & Google Presentation版 説明書
我利用現成的GPS Track紀錄檔,透過GMM2.exe,
匯出一個Google Map測試網頁,感覺還蠻不錯的...
也許,將來再於上裝上Video行車紀錄,
那麼取材紀錄將會更完整、更豐富!
北橫巴陵 爺亨/玉峰道路 Track Map

星期三, 12月 19, 2007
QuickMark 二維條碼
昨天取回送修的ASUS P535手機,
發現多了一些應用小軟體,
其中有一個QuickMakd程式。
QuickMakd是個二維條碼的工具,
發現它有結合電子地圖,作為景點分享的功能,
我想,如果將之結合到360°VR內,
將會是更實用的景點虛擬導覽應用。
QuickMark 景點分享
發現多了一些應用小軟體,
其中有一個QuickMakd程式。
QuickMakd是個二維條碼的工具,
發現它有結合電子地圖,作為景點分享的功能,
我想,如果將之結合到360°VR內,
將會是更實用的景點虛擬導覽應用。
QuickMark 景點分享

星期日, 10月 07, 2007
3D Route Builder - Hybrid GeoTools
在Google Earth裡,不僅可以進行虛擬飛行,
也可以模擬開車。
HYBRID DSP GeoTools開發了這套3D Route Builder軟體,
可模擬在地面沿著道路開車情形。
只是不知在建有3D建築的城市,
在街道上開車,撞到建築物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我想,這要自己去官網下載安裝來玩玩才知道吧!
官網下載網址:
http://www.hybridgeotools.com/html/downloads.html
也可以模擬開車。
HYBRID DSP GeoTools開發了這套3D Route Builder軟體,
可模擬在地面沿著道路開車情形。
只是不知在建有3D建築的城市,
在街道上開車,撞到建築物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我想,這要自己去官網下載安裝來玩玩才知道吧!
官網下載網址:
http://www.hybridgeotools.com/html/downloads.html
星期五, 10月 05, 2007
GeoSetter for Windows
結合看圖軟體跟Google Maps,
可編輯拍攝地點的座標,而且是免費的!!
真是一枚好物啊!
地圖起始的畫面可以變更,也能編輯許多"地點"
倒是我對他的"Map File"網頁很感興趣,
不知有沒有高手可指導一下要如何建立"Local"端的地圖網頁?
GeoSetter for Windows官網
http://www.geosetter.friedemann.info/en/index.html
軟體下載:geosetter_setup.exe (3,8MB)
可編輯拍攝地點的座標,而且是免費的!!
真是一枚好物啊!
地圖起始的畫面可以變更,也能編輯許多"地點"
倒是我對他的"Map File"網頁很感興趣,
不知有沒有高手可指導一下要如何建立"Local"端的地圖網頁?
GeoSetter for Windows官網
http://www.geosetter.friedemann.info/en/index.html
軟體下載:geosetter_setup.exe (3,8MB)

星期六, 6月 02, 2007
Pileus, The Internet Umbrella
兼具數位相機、GPS、上網、瀏覽Flickr
以及Google Earth顯示功能的雨傘...
是蠻酷炫的,
但對於出門經常會遺忘雨傘的人,萬一掉了,那就虧大了!
電源供應應該是另外一個問題,
或許將雨傘改成太陽傘,
使用太陽能也許可克服電源題,
但隨之產生的是投影畫面可能因環境太亮
而不能有良好的顯示。
另外就是因為會有影像呈現,
行人邊走路邊瀏覽畫面,
這可比開車使用行動電話還危險呢!
感覺這玩意兒華而不實,
但還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產品。
我倒是想到,將360°環景的畫面直接印製在傘面上,
分為內部的仰角蟲視畫面及外部鳥瞰影像,
也不失360°環景於日常生活的運用...
Pileus官網:http://www.pileus.net/
以及Google Earth顯示功能的雨傘...
是蠻酷炫的,
但對於出門經常會遺忘雨傘的人,萬一掉了,那就虧大了!
電源供應應該是另外一個問題,
或許將雨傘改成太陽傘,
使用太陽能也許可克服電源題,
但隨之產生的是投影畫面可能因環境太亮
而不能有良好的顯示。
另外就是因為會有影像呈現,
行人邊走路邊瀏覽畫面,
這可比開車使用行動電話還危險呢!
感覺這玩意兒華而不實,
但還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產品。
我倒是想到,將360°環景的畫面直接印製在傘面上,
分為內部的仰角蟲視畫面及外部鳥瞰影像,
也不失360°環景於日常生活的運用...
Pileus官網:http://www.pileus.net/
星期四, 3月 15, 2007
Jobo photoGPS
以專攻暗房設備的八十年老店JOBO
在相機逐步轉向數位化的年代,並沒為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反而能夠跟上浪潮,
推出一些相當於底片、暗房時代的專業器材,
我就是一直持續在關注GPS這玩意兒,
主要就是為了於數位影像加入更多的資訊數據,
例如:EXIF、IPTC、GeoTag、XMP...等等MetaData
目前,這些工作,
主要還是要靠人工一一比對資料,
以JOBO GPS 定價€149 (相當於美金 $200不到),
絕對是值得購買,
只是這玩意兒尚未上市...
(體積要能再縮小一些,那就更理想了。)
Jobo photoGPS網頁

實體外觀

圖片引用自:http://www.engadget.com
裝置於相機上

圖片引用自:http://www.letsgodigital.org
在相機逐步轉向數位化的年代,並沒為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反而能夠跟上浪潮,
推出一些相當於底片、暗房時代的專業器材,
我就是一直持續在關注GPS這玩意兒,
主要就是為了於數位影像加入更多的資訊數據,
例如:EXIF、IPTC、GeoTag、XMP...等等MetaData
目前,這些工作,
主要還是要靠人工一一比對資料,
以JOBO GPS 定價€149 (相當於美金 $200不到),
絕對是值得購買,
只是這玩意兒尚未上市...
(體積要能再縮小一些,那就更理想了。)
Jobo photoGPS網頁

實體外觀

圖片引用自:http://www.engadget.com
裝置於相機上

圖片引用自:http://www.letsgodigital.org
星期三, 2月 21, 2007
PlaceEngine
或許是我長期因為到處攝影取材的關係,
對於景點位置的詳細地圖需求本來就很殷切,
所以對這方面的資訊就會比較注意。
早期,台灣的地圖因受限於兩岸緊張關係,
在精確度上,往往會有許多限制,
(現在有比較好,但還不夠...)
自從Google推出Maps /Earth之後,
加上Web 2.0的"炒作"
感覺到一時之間,地圖的運用就熱絡起來...
不過,對於大部分不喜歡戶外活動、
或是文史探訪的人們而言,地圖大概也沒啥用,
除非是很炫的設備加上絕頂聰明的"衛星導航"裝置,
不然大概很難吸引一般的消費者的青睞,
或許加上一些名人誹聞或是發生過重大新聞
的地點座標會更有賣點。
我對"很炫"的硬體並不感興趣,
但對於能夠加以整合、活用的相關器物、資訊
就很有興趣去研究、了解...
在搜尋、瀏覽一些相關的資料、新聞,
發現了 Place+
她是利用WiFi來進行定位
撇開技術層面不管 (因為技術層面的東西我不懂 哈)
整體的概念倒是與我想像的運用不謀而合

位置の情報は、GIS、Lifelog、体験記録など、
さまざまなものに関係してくる。
(原圖引用自journal.mycom.co.jp)
Place+ 目前還是beta版
有興趣的人可直接至其官網(日文)瀏覽
PlaceEngine
http://www.placeengine.com/
對於景點位置的詳細地圖需求本來就很殷切,
所以對這方面的資訊就會比較注意。
早期,台灣的地圖因受限於兩岸緊張關係,
在精確度上,往往會有許多限制,
(現在有比較好,但還不夠...)
自從Google推出Maps /Earth之後,
加上Web 2.0的"炒作"
感覺到一時之間,地圖的運用就熱絡起來...
不過,對於大部分不喜歡戶外活動、
或是文史探訪的人們而言,地圖大概也沒啥用,
除非是很炫的設備加上絕頂聰明的"衛星導航"裝置,
不然大概很難吸引一般的消費者的青睞,
或許加上一些名人誹聞或是發生過重大新聞
的地點座標會更有賣點。
我對"很炫"的硬體並不感興趣,
但對於能夠加以整合、活用的相關器物、資訊
就很有興趣去研究、了解...
在搜尋、瀏覽一些相關的資料、新聞,
發現了 Place+
她是利用WiFi來進行定位
撇開技術層面不管 (因為技術層面的東西我不懂 哈)
整體的概念倒是與我想像的運用不謀而合
位置の情報は、GIS、Lifelog、体験記録など、
さまざまなものに関係してくる。
(原圖引用自journal.mycom.co.jp)
Place+ 目前還是beta版
有興趣的人可直接至其官網(日文)瀏覽
PlaceEngine
http://www.placeengine.com/
Head Mounted Display
看到這篇文章,
マルチメディア教材は“画面の外”へ――歴史と現在をつなぐHMD
發現這也是我想進行的一部份
上述的資料是發表於2005/04,
雖然是將近兩年前的資料,
但伴隨今日網際網路及軟硬體的迅速成長,
使得其實現的機會也大幅提升。
相對於最早期,原本笨重的裝備

(本文之相關圖片直接引用自 itmedia.co.jp)
該篇資料當中所用的硬體是Sony VISO-U

但 我想更實用的應該是具有GPS手機吧,
基本上具有通訊傳輸與定位功能,
就可透過網路進行遠端資料存取,
如果台灣要朝向觀光產業發展,
這是不錯的周邊軟硬體整合。
相對地,他也可以是商家提供操作導覽內容,
像是古蹟,或是博物館、美術館
也可透過手機接收簡訊的方式,
隨時掌握到最直接的重點資料,
那麼,要怎樣整合資料提供與接收者的連線?
也就是傳遞與接收雙方的種動與被動的問題,
這應該可透過RFID這類的技術來處理,
而這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問題了...
マルチメディア教材は“画面の外”へ――歴史と現在をつなぐHMD
發現這也是我想進行的一部份
上述的資料是發表於2005/04,
雖然是將近兩年前的資料,
但伴隨今日網際網路及軟硬體的迅速成長,
使得其實現的機會也大幅提升。
相對於最早期,原本笨重的裝備
(本文之相關圖片直接引用自 itmedia.co.jp)
該篇資料當中所用的硬體是Sony VISO-U
但 我想更實用的應該是具有GPS手機吧,
基本上具有通訊傳輸與定位功能,
就可透過網路進行遠端資料存取,
如果台灣要朝向觀光產業發展,
這是不錯的周邊軟硬體整合。
相對地,他也可以是商家提供操作導覽內容,
像是古蹟,或是博物館、美術館
也可透過手機接收簡訊的方式,
隨時掌握到最直接的重點資料,
那麼,要怎樣整合資料提供與接收者的連線?
也就是傳遞與接收雙方的種動與被動的問題,
這應該可透過RFID這類的技術來處理,
而這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問題了...
星期五, 2月 16, 2007
Just In Time Watch
德國的一位設計師所企劃設計的一具結合GPS與手錶的玩意兒,
JITWatch - the »Just in Time Watch«
普通的 GPS 也有顯示時間的功能,這沒啥了不起,
但能跳脫出只是侷限在"衛星定位"、"汽車導航"
而能夠進行兼具時間與空間的管理,
這就是一項不得了的概念!
或許,一些PDA的程式設計師可參考、開發出類似功能的軟體,
想像一下Outlook郵件收發、行事曆、待辦事項以及連絡等功能
這不是小小手表所能勝任的(我指的是螢幕顯示畫面)。
實際上,GPS本身在室內也會有收訊的問題,
最好就是整合到手機,如此也能透過基地台來進行"定位",
還有就是手機也已經跟數位相機整合了,
同時本身就是一項通訊工具,連線上網也不是問題
(速度與費用倒是個問題)
這些東西果真能整合,
那麼Google就可能有太多東西可玩了
(這句話有點是跳躍性的思考,
我指的是免費空間與大量的API...)
總之,這當中有無限的商機運用在其中,
或許 Apple 的 iPhone 也已經在進行這類的整合開發吧!
JITWatch - the »Just in Time Watch«
JITWatch - the »Just in Time Watch«
普通的 GPS 也有顯示時間的功能,這沒啥了不起,
但能跳脫出只是侷限在"衛星定位"、"汽車導航"
而能夠進行兼具時間與空間的管理,
這就是一項不得了的概念!
或許,一些PDA的程式設計師可參考、開發出類似功能的軟體,
想像一下Outlook郵件收發、行事曆、待辦事項以及連絡等功能
這不是小小手表所能勝任的(我指的是螢幕顯示畫面)。
實際上,GPS本身在室內也會有收訊的問題,
最好就是整合到手機,如此也能透過基地台來進行"定位",
還有就是手機也已經跟數位相機整合了,
同時本身就是一項通訊工具,連線上網也不是問題
(速度與費用倒是個問題)
這些東西果真能整合,
那麼Google就可能有太多東西可玩了
(這句話有點是跳躍性的思考,
我指的是免費空間與大量的API...)
總之,這當中有無限的商機運用在其中,
或許 Apple 的 iPhone 也已經在進行這類的整合開發吧!
JITWatch - the »Just in Time Watch«
星期五, 2月 09, 2007
凡走過 必留下痕跡
清天宮步道上大屯山
自從買了新的GPS後,
就努力地給他測試各項功能,
為了測試,免不了就要到處趴趴走,
剛好朋友電話邀約,再加上一位法國佬,
(這裡用"佬"這個稱謂,可沒輕視的意思,)
總之,就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台灣女婿啦,
因為與之一起走了幾條(屈指可數)步道,
也算是可作為一項日後回憶的紀錄。
這次選擇大屯山的行程做為GPS軌跡測試紀錄,
主要是路線單純,卻又蠻多元的,
行程途中有一些有趣及值得紀錄的事物,
剛好就是作為影像、時間與空間座標的紀錄實驗,
言歸正傳,就從會合出發的北投站為起點說起:
約定上午九點卅分至四十五分會合,
然後搭乘小六公車至清天宮的登山步道口開始攀登...
結果至十點多人員才到齊,
再各自至附近商店添購沿途吃喝的零食及飲料,
這其間,公車就錯過了兩班,真是很會"摸",
不過,出門散心,就不必太計較了,
反正每次與人出遊,沿途總是貪圖取景,
(其實是體力不行,要藉拍照來喘口氣)
相對於其他同行友伴的腳程,
就像烏龜爬行,最後總是吊車尾,
所以對於拖時間這問題,就不能"龜笑鱉沒尾"啦!!
好啦,扯太遠了,
接下來從搭上小六公車開始,
相關時間、畫面請參考底下提供下載的Google Earth kmz檔
t10:38 在捷運北投站西北側公車站牌,
搭上已等待第三班的小六公車
t10:57 抵達清天宮
在起點,免不了架好腳架,拍一組360
t11:08 開始從登山口啟程步行
t11:18 法國友人拿著地圖,
詢問當中說明以前的台北盆地的"運河"
這我就不暸了...
t12:15 一路拾階而上經過果園,來到了[三聖宮]
t12:25 續前行,發現有"台灣省政府"字樣的水泥柱
t12:30 來到"二子坪"與"向天池"的岔路,
一夥人就地休息、用餐。
t12:46 登山的老前輩出現,
英語、日語、法語、國語、台語、混合交談,
老前輩是1930年出生,曾於1980年遠征聖母峰
可惜於六、七千公尺的高山上罹患高山症,位能攻頂...
現在年近八十,每天在大屯山一帶健走,固定行程7.4km
遇有山友,就停留攀談,暢談一生遊歷,
還備有200ml JohnnieWalker 威士忌自飲與分享,
這才是人生啊!
t13:30 在岔路,走往向天池的方向,抵達"太子碑"
t13:40 來到另一個岔路,不知先行者往何處行進,只好分頭尋找
t14:00 終於找到人,原來是想先前往向天池一探究竟,
再折返回向二子坪、大屯的方向...
t14:04 從岔路的小徑走到一有點腐朽的觀景平台,
閒聊片刻後,再走回原來的步道。
t14:18 來到面天坪,路旁右側有涼亭,
對面有一老舊寺廟"面天堂",與旁邊農舍相通,
農舍內有二、三隻松鼠,可惜沒拍到...
詢問農家老先生,原來是野生的,入室偷吃麥片...
t14:37 抵達一木橋處,休息用餐,
有一不知何處冒出的白犬,也一起來分享餐點
t15:03 終於走出林蔭步道,接著一段上坡的水泥路,
路面大概是為了防滑,挖出一些小坑洞...
t15:12 抵達二子坪,高程約820m,這裡比較開闊,感覺有點涼意,
t15:22 接著就是繼續沿石階步道朝大屯山邁進,指標顯示距離為1.85km。
t15:34 發現在步道沿途,會有一些大石塊,不知這些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是當初火山噴發所"迸"出來的,
路邊這石頭,有個凹痕,儼然是有仙人給他踩上一腳...
t15:45 岔路,發現好像有竹雞的蹤跡...
t15:50 鴨水澤 涼亭
t15:52 大屯主峰與南峰的岔路,接著之後的步道就是一路朝上的石階,
由900m直上大屯主峰的1092m
t16:13 展望良好的地方,路旁有長板座椅可休憩、眺望台北盆地,
可惜大氣不甚理想,能見度不佳...
t16:31 終於踏上大屯主峰的觀景台,感覺真是舒暢啊!
斜照的陽光,冷冽的空氣,壯闊的景觀,
不由得感覺?動...時在是太"凍"了,連鼻水都流出來了,
噁...
寫到這裏,感覺好像在記流水帳似的...
總之登上大屯主峰後,駐足欣賞美景,
然後便循往巴拉卡公路的步道下山,
在巴拉卡公路上剛好遇到遊園公車,
就給他攔下、搭上,
順便在暮色中欣賞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美,
山中的天色暗的很快,
整個行程也在前山公園的公車站告一段落。
通常在網路上發表的遊記都要搭配美美的照片,
但我是那種喜歡亂槍打鳥隨手亂拍"紀錄",
所以提供結合"Track"與沒美"Photo"的kmz檔下載,
有興趣的人,請自行Download zip檔,
解壓縮之後,自行在Google Earth當中欣賞吧!

山 就在那邊 一步一步走 就會到
自從買了新的GPS後,
就努力地給他測試各項功能,
為了測試,免不了就要到處趴趴走,
剛好朋友電話邀約,再加上一位法國佬,
(這裡用"佬"這個稱謂,可沒輕視的意思,)
總之,就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台灣女婿啦,
因為與之一起走了幾條(屈指可數)步道,
也算是可作為一項日後回憶的紀錄。
這次選擇大屯山的行程做為GPS軌跡測試紀錄,
主要是路線單純,卻又蠻多元的,
行程途中有一些有趣及值得紀錄的事物,
剛好就是作為影像、時間與空間座標的紀錄實驗,
言歸正傳,就從會合出發的北投站為起點說起:
約定上午九點卅分至四十五分會合,
然後搭乘小六公車至清天宮的登山步道口開始攀登...
結果至十點多人員才到齊,
再各自至附近商店添購沿途吃喝的零食及飲料,
這其間,公車就錯過了兩班,真是很會"摸",
不過,出門散心,就不必太計較了,
反正每次與人出遊,沿途總是貪圖取景,
(其實是體力不行,要藉拍照來喘口氣)
相對於其他同行友伴的腳程,
就像烏龜爬行,最後總是吊車尾,
所以對於拖時間這問題,就不能"龜笑鱉沒尾"啦!!
好啦,扯太遠了,
接下來從搭上小六公車開始,
相關時間、畫面請參考底下提供下載的Google Earth kmz檔
t10:38 在捷運北投站西北側公車站牌,
搭上已等待第三班的小六公車
t10:57 抵達清天宮
在起點,免不了架好腳架,拍一組360
t11:08 開始從登山口啟程步行
t11:18 法國友人拿著地圖,
詢問當中說明以前的台北盆地的"運河"
這我就不暸了...
t12:15 一路拾階而上經過果園,來到了[三聖宮]
t12:25 續前行,發現有"台灣省政府"字樣的水泥柱
t12:30 來到"二子坪"與"向天池"的岔路,
一夥人就地休息、用餐。
t12:46 登山的老前輩出現,
英語、日語、法語、國語、台語、混合交談,
老前輩是1930年出生,曾於1980年遠征聖母峰
可惜於六、七千公尺的高山上罹患高山症,位能攻頂...
現在年近八十,每天在大屯山一帶健走,固定行程7.4km
遇有山友,就停留攀談,暢談一生遊歷,
還備有200ml JohnnieWalker 威士忌自飲與分享,
這才是人生啊!
t13:30 在岔路,走往向天池的方向,抵達"太子碑"
t13:40 來到另一個岔路,不知先行者往何處行進,只好分頭尋找
t14:00 終於找到人,原來是想先前往向天池一探究竟,
再折返回向二子坪、大屯的方向...
t14:04 從岔路的小徑走到一有點腐朽的觀景平台,
閒聊片刻後,再走回原來的步道。
t14:18 來到面天坪,路旁右側有涼亭,
對面有一老舊寺廟"面天堂",與旁邊農舍相通,
農舍內有二、三隻松鼠,可惜沒拍到...
詢問農家老先生,原來是野生的,入室偷吃麥片...
t14:37 抵達一木橋處,休息用餐,
有一不知何處冒出的白犬,也一起來分享餐點
t15:03 終於走出林蔭步道,接著一段上坡的水泥路,
路面大概是為了防滑,挖出一些小坑洞...
t15:12 抵達二子坪,高程約820m,這裡比較開闊,感覺有點涼意,
t15:22 接著就是繼續沿石階步道朝大屯山邁進,指標顯示距離為1.85km。
t15:34 發現在步道沿途,會有一些大石塊,不知這些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是當初火山噴發所"迸"出來的,
路邊這石頭,有個凹痕,儼然是有仙人給他踩上一腳...
t15:45 岔路,發現好像有竹雞的蹤跡...
t15:50 鴨水澤 涼亭
t15:52 大屯主峰與南峰的岔路,接著之後的步道就是一路朝上的石階,
由900m直上大屯主峰的1092m
t16:13 展望良好的地方,路旁有長板座椅可休憩、眺望台北盆地,
可惜大氣不甚理想,能見度不佳...
t16:31 終於踏上大屯主峰的觀景台,感覺真是舒暢啊!
斜照的陽光,冷冽的空氣,壯闊的景觀,
不由得感覺?動...時在是太"凍"了,連鼻水都流出來了,
噁...
寫到這裏,感覺好像在記流水帳似的...
總之登上大屯主峰後,駐足欣賞美景,
然後便循往巴拉卡公路的步道下山,
在巴拉卡公路上剛好遇到遊園公車,
就給他攔下、搭上,
順便在暮色中欣賞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美,
山中的天色暗的很快,
整個行程也在前山公園的公車站告一段落。
通常在網路上發表的遊記都要搭配美美的照片,
但我是那種喜歡亂槍打鳥隨手亂拍"紀錄",
所以提供結合"Track"與沒美"Photo"的kmz檔下載,
有興趣的人,請自行Download zip檔,
解壓縮之後,自行在Google Earth當中欣賞吧!

山 就在那邊 一步一步走 就會到
星期日, 1月 28, 2007
Garmin Map60CSx GPS
長久以來(其實是從1995年開始,也沒多久),
因為工作關係到處拍照,所以想要將一些景點紀錄下來,
當時,是以拍攝正片為主,
底片的管理,不像現在數位影像這麼方便,
但在那"類比 (Analog)"的時代,
想要進行取材景點的標示紀錄,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
主要是地圖圖資的普遍性及涵蓋面都是很大的問題,
在當時,從國外的書報中得知有GPS這種玩意兒,
就巴不得想馬上擁有,
後來,在台北世貿的電子展中,
透過參展廠商輾轉購得第一部GPS,
當初是想能夠在拍攝地點記錄下景點的座標就好,
那時,也就開始研究GIS的相關軟體,
只是地圖圖資也是一個大問題...
後來那一部Garmin GPS 45放在車上被偷,
當然,連帶的記錄在GPS上的WPT航點座標資料也就沒了,
實在是損失慘重...
隨著電腦及網路的發展,一些電子地圖,
甚至後來的Google Earth衛星影像地圖,
就為影像與景點的關連,提供相當便利的結合,
而我的GPS也換了好幾部。
最近,因為我的Garmin eTracx Vista又有些問題,
再者,對於GPS的功能也有較大的需求,
就忍痛花錢再升級具有SirF III 最新晶片的60CSx,
也因此認識了玩家Tony...
話說Tony是網路上Garmin GPS的賣家,
他個人也是
曾有參與風帆船環遊世界的壯舉...
由於Tony本身對GPS、無線電
及單車、獨木舟等戶外活動相當有經驗,
所以在介紹GPS的操作使用上來講,
具有相當的實用性,
老實說,能夠提供詳實的操作解說,
而價格也相當不錯,實在是值得大力推薦!
對於GPS及戶外活動
有興趣的人,可參訪Tony的網誌。
暖冰‧單車.海洋獨木舟.GPS
因為工作關係到處拍照,所以想要將一些景點紀錄下來,
當時,是以拍攝正片為主,
底片的管理,不像現在數位影像這麼方便,
但在那"類比 (Analog)"的時代,
想要進行取材景點的標示紀錄,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
主要是地圖圖資的普遍性及涵蓋面都是很大的問題,
在當時,從國外的書報中得知有GPS這種玩意兒,
就巴不得想馬上擁有,
後來,在台北世貿的電子展中,
透過參展廠商輾轉購得第一部GPS,
當初是想能夠在拍攝地點記錄下景點的座標就好,
那時,也就開始研究GIS的相關軟體,
只是地圖圖資也是一個大問題...
後來那一部Garmin GPS 45放在車上被偷,
當然,連帶的記錄在GPS上的WPT航點座標資料也就沒了,
實在是損失慘重...
隨著電腦及網路的發展,一些電子地圖,
甚至後來的Google Earth衛星影像地圖,
就為影像與景點的關連,提供相當便利的結合,
而我的GPS也換了好幾部。
最近,因為我的Garmin eTracx Vista又有些問題,
再者,對於GPS的功能也有較大的需求,
就忍痛花錢再升級具有SirF III 最新晶片的60CSx,
也因此認識了玩家Tony...
話說Tony是網路上Garmin GPS的賣家,
他個人也是
曾有參與風帆船環遊世界的壯舉...
由於Tony本身對GPS、無線電
及單車、獨木舟等戶外活動相當有經驗,
所以在介紹GPS的操作使用上來講,
具有相當的實用性,
老實說,能夠提供詳實的操作解說,
而價格也相當不錯,實在是值得大力推薦!
對於GPS及戶外活動
有興趣的人,可參訪Tony的網誌。
暖冰‧單車.海洋獨木舟.GP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