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26, 2006

Google Analytics

利用假日進行消化手頭上的工作,
在苦思如何解決客戶提出的需求時,
不免就是到處找答案,尋求解決之道,
然後卻意外找到一些
已經遺忘的帳號、密碼、設定之類的文件。

當中有個當初申請的Google Analytics
隨即就登錄這帳號,看看這網誌的歷程。

檢視一年來(2005/11~2006/11),
發現許多訪客是來自於世界各地。


其實這不足為奇,因為網路本身就是無遠弗屆,
沒有國界、疆域、人種之分。(但文字隔閡卻是一大障礙)

回想當初想利用網誌編寫內容的目的:
1.發表取材的作品,將一些文史旅遊景點與大家分享
2.紀錄自己在研究360°拍攝過程的心得
3.介紹各國具有特色的Panorama 研究、應用網站
4.藉此結交一些關懷本土及360°環景拍攝的同好

當初取材的目標並沒改變
最初預計的1,000幅360°畫面的目標早已跨越,
目前正朝3,000幅包含天地無接縫的環景目標接近中...

數量並不是單一的條件,
拍攝與後製接圖的品質也是要求與時俱進,
看不出畫面接合點,只是360°最低的基本要求,
重要的是畫面背後,
人、事、時、地、物各項資料的紀錄、
確認整理與整合。

知行合一,
學,然後知不足...
逐漸發現,要做這種事,沒錢沒人是不行的
而最主要是要有心、有興趣,
才能繼續去鑽研,並提出與人分享。

話說回來,
從這網誌的訪客來自於世界各地,
雖然觀賞360°環景(環場、虛擬實境...)是不需文字
但如果能夠同時呈現中、英、日語文版本的景點介紹,
那應該會更理想!

360°VR結合Google Maps/Earth只是一個基本的組合,
要如何再整合入景點的歷史沿革、自然生態、人文活動...
建構出一普遍且完整的台灣在地360°景點,
這有點難,
但有做、有執行就會有成果,

接著就是發表更多的內容,提供分享,
讓大家能欣賞到這片土地的各地美景。

總之,各項資源整合都時需要大環境的配合,
而目前個人能力所及,就是有時間就外出去取材,
然後進行接圖、後製...不斷的無限迴圈...

倒是至目前為止,有個心得,
假日寧願在家加班工作,也不要外出湊熱鬧,
到處都是人的狀況,無論是休閒或是取材,品質都不是很好!

接下來就是繼續工作、工作!
Just Do It!

星期日, 11月 19, 2006

THSR Exhibition

台灣高鐵探索館
Taiwan High Speed Rail Exhibition

話說,九月份的WWP 徵稿主題 Transportation,
我就是以『台灣高鐵探索館』
『台灣新動脈 (Taiwan new artery)』的展示主題參加投稿。

最近,台灣高鐵正密集地進行運轉測試,
沿線場站開放參觀、板橋站正式啟用,
頓時成為鐵道迷及不少民眾關注的焦點。

今天就抽空將當時所拍的整理一下,
然後製作成全螢幕的QTVR網頁
以及Google Earth的kmz檔。

考慮到網站空間有限,
再者,目前為止,這些360°畫面都還沒仔細分類規劃,
所以就比照高鐵"試運轉",
我的360° Fullscreen QTVR 網頁也是先以"測試版"呈現。

九月份高鐵探索館所拍攝的,
就先挑選 探索館內部、展示車廂內部 兩組公開發表,
今天,還特別想要再參考『台灣高鐵探索館』網站內容,
結果發現,從本月(十一月),探索館已經停止對外開放了...
「高鐵探索館自11/1起,停止對外參觀服務。」

台灣又少掉一個內容不錯的博物館...
希望高鐵正式營運之後,
這個展示館能夠另覓地點再對外開放!

最後,感謝探索館那群熱心的導覽人員,
承蒙允許在其內部架設腳架拍攝取材,並提供解說服務!

模擬車廂內部 QTVR 265 KB


探索館內部 QTVR 475 KB


探索館內部鳥瞰圖

星期日, 11月 12, 2006

Fullscreen 360°QTVR 整合測試

長久以來,由於喜歡旅遊與攝影,陸續地四處取材,
除了影像資料之外,更想要建立這片土地的地理、文史相關的圖文資料,

隨著對於360°VR的鑽研,加上網際網路的發展,
接著 Google 接二連三提供一些好用的功能,
就開始在構思要如何利用這些現有的資源
來建立建立一整合性的台灣景點 360°VR內容。

最近利用先前至新寮瀑布的環景畫面,著手試作了一個測試網頁:


2.透過 Google Calendar 行事曆網頁,
 建立 Walker's Taiwan Travel 360°VR 測試頁面
 可做為各景點歲時祭典等活動(Event)資料。
 (與360°QTVR、地圖,可交互連結),
 讓景點資料內容能夠更加完整。


3.連結 Google Maps
 標示景點位置及360°環景網頁連結所呈現的頁面。
 時間與空間有了完整的關連。


4.如果有安裝 Google Earth
 便可用來開啟提供下載kmz檔所顯示景點位置及360°環景網頁連結畫面。
 再加上其他的 Network Link,
 使用者就能保有3D衛星地圖+活動時間的完整情資。


以上整體如能再加上 Web 2.0 概念的相關技術,
內容應該能更生動、更有深度。

個人的資源有限,卻有無限的慾望,
就現實的考量,只能儘量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影像取採與後製,
大規格的包裝,就只好隨緣地等待機會了...

星期五, 11月 10, 2006

360° Cubical Projection

上次的 360° Spherical Projection 引發了有人詢問:
為什麼地圖投影的平面影像,
緯線是平行的(經緯線成方格狀)。

而在實際拍攝的影像拉成平面,
一些建築物之類的,除地平面外
水平線都變成弧形(拋物線、波浪...)。
能把這些弧形線條"拉直"嗎?

題外話:
到底有沒有"Cubical Projection"這名詞?
在此聲明,我不知道,
因為不曉得要如何定這標題,就胡謅出此一詞句...


言歸正傳,
答案是:
在一定的視角內,拉成直線是沒問題,
但超過一定的視角,就會有問題...

其實這是透視,消失點的問題,
也就是一點透視、兩點透視...
有學過建築、畫過透視圖的很容易溝通,
而對一些玩攝影的,有些人就無法理解...

所以幹脆就以下面的影像來說明:
(其實就是QTVR將球體以立方體呈現,修正透視線變形問題)

在建築的正面,屋簷線條是平行的


當與建築正面轉成45°角度時, 屋簷線條就變成斜的


90°視角,平行於街道兩邊的建築, 就會出現單點透視的消失點。


135°
(以下畫面,均以45°角轉動,用"窮舉法"將360°畫面中水平線的變化)



180° (純粹是充數的畫面,又沒搞費可拿,真是畫蛇添足...)


225° (還是充數的畫面...)


270° (又是充數的畫面...)


315° (也是充數的畫面...)


上面單張的視角,看起來都很正常,
但若要接成360°一圈的時候,
除非折成四段圍成一圈方形的,
若要變成單一平面,
而線條又要維持為直線,問題點就出現了...

畫面放在一起時,差別就顯而易見了。



大致就是醬子啦!

銘謝惠顧‧謝謝收看。

星期日, 11月 05, 2006

Google Earth path

因為電腦發生問題,系統重灌,
一些軟體也要一一重新安裝,
而像Google Earth這類免費軟體,
當然也就重新下載、安裝。

結果就發現新版的Google Earth
已經開放原先需要使用GPS實際Track"路徑"(path) 功能,
利用GE進行一些景點編製的功能右增添更方便的使用了。

星期五, 11月 03, 2006

360° Spherical Projection

經常要向人解釋360°環景(或是環場、全景)影像接圖的一些相關問題,
為了便於說明,就將地球(三度空間的球體)
透過地圖(二維的平面)來進行解說,
因為地球除了有各陸地、海洋的輪廓,
還有經緯線的概念,比較容易作為不同投影的比較。

底下是同樣一幅世界地圖,
透過不同的投影(x, y, z,軸)角度,
所呈現的畫面有許多差異。

當然,這裡要說明的並不是學理上的投影理論,
而是作為球體360°VR的平面影像呈現的解說。

理想的投影就是以赤道(地平線)為基準,
南北(上下)各佔90°,
而東西(水平的左右),從基準點向左右各推180°

在解說的地圖中,
我以大約台灣的位置(東經120°)為東西的分界,
而以赤道為南北的分野,
也就是說以緯度0°的赤道或是東經120°為中心。

一方面也可順便觀察到以台灣為中心的世界地圖...

"正常"的投影,四平八穩,是很好的360°VR原圖


將水平的地圖變成垂直的
這時,非洲的輪廓就難以辨識了



赤道降低23°(接近23.5°的南回歸線)的地圖模樣,
此時,台灣的位置就居於地圖中央,而水平的赤道就呈現波形



赤道提升23°(接近23.5°的北回歸線)的地圖模樣


赤道降低45°


赤道提升45°


赤道提升60°


赤道降低60°


在北極上方所見的地圖投影


在南極上方


東經120°線傾斜45°


東經120°線左斜45°

Sharea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