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畫的路線是沿台一省道南下,經過新莊順便到台灣盲人重建院取材(主要是以前經過,都會注意到院區內有一編號543號台糖五分仔車蒸汽老火車頭),結果大概是太早,鐵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因此續行前往桃園虎頭山公園的忠烈祠(這部份影像上位處理完,待完成後再做進一步解說),取材之後,循山鶯路前往鶯歌,沿著指標來到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因為館內是禁止攝影,所有就沒買票入內,指再大門外拍攝了三組360°畫面,然後離開,在路口順便向交通警察探問鶯歌石的所在,然後就前往一探鶯歌石的模樣,以前搭乘火車,經常會注意到鶯歌石,但從來沒趨前仔細觀察,由於先前有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是說鶯歌石逐漸風化侵蝕,逐漸失去鶯歌的型態,因此決定一定要到現場拍攝下360°影像...
前往鶯歌石目前有一步道可登至山上鶯歌石旁,並可眺望大漢溪兩側的三鶯地區,而在鶯歌石的基座,不知是天然或是人為開鑿的小洞窟,其中有供奉著土地公(大概是,沒仔細端詳研究),旁有個涼亭,不過視野沒有山上的好。
在鶯歌石處拍攝了兩組360°,由於是正午日正當中的時刻,太陽照射與陰暗處反差極大,目前只先將平面影像處理完成置於050606b_鶯歌陶瓷博物館‧鶯歌石相簿,待日後有空再進行處理成360°的QTVR

050605_1103W7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